在這一千兩百多年歷史的古寺中, 不僅擁有京都象徵之一的五重塔, 還有傳說中當地最大最古老的二手市集。
每月21日, 人們暱稱為「弘法さん」的東寺 弘法市集。
東寺, 又名「教王護国寺」(正式全名為「金光明四天王教王護国寺秘密伝法院」)。創建於延暦15年(796年), 1200多年前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京都)時為守護京都所建, 當時設有東寺與西寺兩座官寺, 但如經只剩下東寺, 千百年來坐鎮於京都出入口守護著古城, 1994年被編入「世界文化遺產」 行列。
修行大師立像。
【弘法市由來】
弘仁14年(823年), 嵯峨天皇將東寺賜給日本真言宗密教(秘密佛教)宗祖的空海,
東寺將空海圓寂日(承和2年3月21日, 旧暦) 的每月21日設為緣日,
並自1239年開始, 每月21日定期舉辦市集。
【御菓子司 東寺餅】
這間1910年創業, 位在東寺東口慶賀門旁的和菓子店, 店內的東寺餅是廣為人知的小點心。
在參拜前先來這裡買顆甜點, 為待會兒的市集行腳補充體力ヾ(・∀・ )
仿若台灣元宵大小的東寺餅,
薄嫩的外皮是用求肥糖(砂糖、麥芽等材料熬煮製成)做成,
裡頭包著甜而不膩的紅豆餡, 是口感十分細緻的和菓子。
另外, 這間以東寺餅聞名的小店,
有個只在每月弘法市當天獨賣的隱藏版甜點- 現烤的艾草大福 (やき餅)
這艾草大福外皮用鐵板烤的焦脆, 並且十分有嚼勁,
嚼著嚼著艾草的濃郁香氣便在口中散開,
搭配裡頭飽滿的紅豆內餡, 是份飽足感十足的點心。
每到弘法市當天, 聽說市集內會有約1200~1300個攤商聚集, 拜訪當天因為下著雨, 所以出席攤位不到原本的一半, 即使如此, 還是讓人逛到眼花撩亂足以!(*∀*)
東寺內的占地廣大遠超出我的想像, 寺境內除了需拜關料進入的場域, 其餘開放空間幾乎皆為市集用地。市集內主要是二手商品為主, 舉凡古董、二手器物、還有受歡迎的二手和服與衣物布料(很多賣舊和服布料的小攤)等,另外還有新鮮的蔬果、醬菜的小舖也不少, 價格也都相當實惠。 聽說在生活上其實是相當節儉惜物的京都人, 看看這二手市集的高人氣, 便可窺知一二。 :)
市集內也會有一些超便宜的生活用品店, 是婆婆媽媽們的心頭好!
不只是二手物品, 市集中偶爾也參雜一兩間手作小舖。
用人心果木(サポジラの木)、縞黒壇木製作的木餐具小舖,
質感不錯的各式木叉匙, 在台灣通常都不便宜, 但這裡卻均一價100~150円,
讓人好生心動呀!!
很可愛的彩繪風鈴小舖, 大老遠就可以聽到他們清脆的鈴鈴響聲。 這些風鈴都是汽水可樂瓶回收後再製成, 每個鈴聲都不一樣, 老闆很熱情跟客人介紹著。
超~卡哇伊的陶器小舖, 重點是價格很便宜(任選3件1050円), 小攤前不斷傳來經過人們的驚嘆聲!
一樣超可愛的湯碗手繪海報, 原來這是間名為 <ギャラリー道半> 的陶藝教室擺的攤子, 他們有陶藝一日體驗(大人1500円, 兒童1050円, 可以做碗或杯子2 個)。不知為何, 每次遇到陶藝器皿的小舖老讓我熱血的想起以前的大學陶藝修業呀!! 今天顧攤的是兩個年輕且嘻哈風的老闆, 我暗自猜測他們或許也是在京都進行陶藝修業的藝大學生, 發現我這個歪國人, 熱情直說台灣的小籠包聽說超好吃!! (小籠包是台灣之光無誤)
因為喜愛<白熊咖啡屋>這個卡通所以就選了白熊盤跟小和尚與氣質碟作為今日市集的完美收場!!
俏皮的陶藝小舖老闆- 嘻哈二人組 :)
【國寶 五重塔】
除了逛弘法市, 來到東寺也別忘了來看京都象徵之一的國寶五重塔,
聽說若是搭新幹線前往京都, 到站前遠遠的便可望見這座五重塔的英姿。
相傳這座高54.8公尺的古塔是日本第一高的五重塔。
東寺的五重塔是天長3年(西元826年) 空海創建(但聽說蓋了很久才完成), 百年來因火災而四度燒失, 今日我們所見的是第五代五重塔, 於寛永21年 (1644年) 由三代將軍徳川家光所重建。
五重塔內於東西南北四方擺放著四尊如來佛像, 初層內部柱壁面上, 也繪有金剛界曼荼羅與真言八祖像等珍貴彩繪與雕刻。 塔內平日並不對外公開, 但五重塔初層每年正月會有三天特別公開。(啊! 好想看看!)
五重塔旁有個小攤在請人試喝她們賣的紫蘇昆布茶 (粉紅色的還有閃閃金箔!) 。微涼的雨天, 在五重塔下喝著熱茶湯是絕妙的配搭 :)
【東寺講堂 立體曼陀羅 3D MANDALA】
(上圖來源: http://www.anas.co.jp/tsumitate/meisters/ms08b.html)
東寺除了五重塔, 其實境內有許多被日本列為國寶的木雕像可以欣賞, 當中最著名的就是「講堂」內的「立體曼陀羅」。弘法大師空海為了體現密教的理想淨土境界, 便將一般平面的曼陀羅畫以立體的雕像排列呈現。東寺講堂(古時弘法用的場所)內有以大日如來為中心安置的二十一尊密教佛像, 西元835年完成的講堂, 百年來歷經天災戰亂, 目前所見的講堂於1491年重建, 內部立體曼陀羅的二十一尊佛像當中六尊為再製, 十五尊則為平安時代前期所留傳至今的珍貴國寶。
雖然對佛教密教一知半解, 完全是個門外漢, 但當親眼見到這二十一尊佛像所組成的立體曼陀羅時還是覺得很震撼, 幾經天災人禍, 在數代人們的護存下於千百年後依然守護著信眾, 是讓我深深感動之處。
【東寺食堂 十一面千手觀音 與 四天王像】
東寺講堂一旁有座「食堂」(古時僧侶飲食、修行的場所) , 現為東寺內十一面千手面觀音拜觀所, 在堂內一角令人訝異的擺放著四尊焦黑的幾乎無法辨識其尊容的木像, 原來在昭和5年的「終い弘法」日(1930年12月21日), 東寺的食堂發生火災, 在搶救不及的情況下, 當初的本尊十一面千手觀音像與四天王像都受到嚴重的損傷, 現在食堂內供奉的觀音像為昭和8年刻製, 本尊觀音像則在修復後收藏在東寺寶物館中(春秋兩季特別公開), 而當時一同燒毀的四天王像則因損傷嚴重而無法修復完全, 安置在食堂一角, 災禍後依舊靜靜的守護提醒著世人。
(圖片 http://ameblo.jp/giantlimited/entry-11007636357.html)
【鮒末 鰻魚飯】
逛完了寺廟市集也到了午餐時間,
來到這傳說中有著隱藏版炭烤鰻魚飯的小店- <鮒末>
這間東寺東口慶賀門旁看似平凡的魚店, 平時只賣淡水魚(外帶),
但每到21日弘法市當天就會開放入內賣起炭烤鰻魚飯。
走入魚舖內, 焦甜的碳烤香氣撲鼻而來, 店內的大叔阿姨們爽朗的招呼我入座,選了最裏側靠窗的位子坐下, 舖內居家復古的昭和氛圍, 有種親切感, 讓人可以在逛累了市集後好好放鬆暫歇。
掛在牆上很有歲月感的手寫菜單。
點了招牌的炭烤鰻魚飯 (まむし)
P.S. 店內的另一樣名物是鰻魚肝湯 (吸物), 但無奈早上吃撐了まるき製パン所的麵包與艾草大福後實在吃不下, 留待下回享用吧!
小小一碗鰻魚飯雖然份量不多, 但那炭烤鰻魚的甘甜油脂焦香,實在是非常下飯, 讓我在幾天後品嚐那不如預期的<かねよ>乾乾鰻魚飯時, 仍在心中不停想念這裡的美味炭烤鰻魚。老天爺, 下回我要省下早餐直接來這兒吃兩碗烤鰻魚飯還大口喝湯呀!! (噴淚)
可愛的小次郎。
用餐到一半突然有個伯伯(應該是常客)從店家後門走入來用餐, 因為他帶著狗狗, 所以走來和坐在角落的我併桌, 他的狗狗超乖, 從袋子走出後不吵不鬧, 就坐在我們桌下打盹, 哈哈。
參訪日期: 2013-6-21
【延伸閱讀】
在地京都人帶你超值遊京都- by葛雷哥萊青山
這本圖文旅遊書是由京都出身的漫畫家-葛雷哥萊青山
以在地人的角度來介紹京都, 裡頭有許多其他中日旅行
書未發掘的好吃好玩"遺珠", 同時內容也十分幽默逗趣,
推薦給想一探京都不為人之一面的朋友(・ε-。)⌒☆
【御菓子司 東寺餅】京都府京都市南区東寺東門前町88 (MAP)
營業時間: 7:00~20:00
定休日: 毎月6・16・26日 (日曜日・祝日は営業)
【鮒末 鰻魚飯】京都府京都市南区東寺東門前町86 營業時間: 10:00~16:00 (イートイン毎月21日のみ)/ 無休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